永續新鮮事
2024 ESG 趨勢論壇 迎塑膠公約 簡又新籲企業應變
接軌國際焦點 TAISE 舉辦ESG 趨勢論壇
迎塑膠公約 簡又新籲企業應變
塑膠汙染問題日益嚴重,聯合國正積極研議《全球塑膠公約》,預計今年底通過。
公約內容涵蓋塑膠生產、消費到廢棄物的整個生命週期,將對台灣塑膠產業帶來重大衝擊。
長期關注塑膠議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於5月9日舉辦ESG趨勢論壇,吸引517位實體與線上的與會者。論壇邀請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總經理蕭耀貴和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顧問陳哲陽,探討全球減塑行動的趨勢及塑膠資源循環發展,呼籲企業及早應對。
TAISE董事長簡又新指出,塑膠雖是歷史上重要的發明,但其大量生產和難以分解特性導致嚴重的污染和生態問題。聯合國自兩年前開始研議《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預計今年底通過,將塑膠問題提升到國家層次,建立全球一致的管理體系,這將成為繼《巴黎協定》後環境永續發展的新里程碑。並強調,台灣塑膠上中下游產業年產量超過千萬噸,年產值超過兆元,為台灣重要的關鍵基礎產業,因此需特別關注《塑膠公約》可能帶來的衝擊。
蕭耀貴分析,《塑膠公約》涵蓋四大方向:減少與替代塑膠製品;設計可重複使用、可回收和可修復的再生塑膠製品;發展無害環境的塑膠收集、回收和處置方法;強化現有塑膠廢棄物的管理制度,目標是終結塑膠污染,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塑膠全生命周期的影響。蕭耀貴更指出,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早已訂定減少塑膠污染、促進塑膠循環的目標,台灣也早已實施許多相關法規。儘管聯合國公約尚未通過,企業應及早因應,審視市場趨勢,調整產品策略,開發綠色技術,淘汰不必要的塑膠零件,投入創新製程和設計,讓塑膠可以安全地重複使用、回收或堆肥分解。
陳哲陽認為,塑膠材料過去支撐了台灣產業競爭力,轉型為循環低碳創新材料可以進一步提升競爭優勢。他建議產官學合作,增進循環材料的能力、法規設計、技術商業化及產業鏈建設能力,包括整合資源循環廠、新材料生產廠、產品製造商和國際品牌商,共同創造塑膠循環經濟。並且,陳哲陽估計,台灣年產1200萬噸塑膠,目前回收再利用約55萬噸,如果導入新材料和高價值應用,預計可新增55至75萬噸再生材料來源。這不僅將帶動產業升級,還能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台灣成為全球零碳典範。
簡又新回顧,台灣自1987年環保署成立時推動寶特瓶回收,發展出舉世肯定的技術和產業。然而,相較於其他沒有被回收的塑膠產品,仍有許多問題需解決。除了塑膠原料和產品產業的應對外,民生消費型態和個人生活模式也需調整。簡又新強調,與國際同步善盡地球公民責任,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已著手研議相關法規,TAISE持續掌握國際最新趨勢,邀集專家學者研究,預計今年八月底舉辦「第二屆台灣塑膠論壇」,號召更多人共同關注這一重大議題,以主動前瞻態度,開創台灣塑膠相關循環經濟新模式。
儘管面對重重挑戰,我國相關主管機關及業者應密切關注全球塑膠公約的發展、推動進度及管制策略,充分掌握各主要國家及國內外塑膠相關產業對全球塑膠公約的看法,規劃具體的整合應對策略。建議包括:從生命週期考量檢視塑膠產業及產量未來管制趨勢;源頭管制塑膠原料及產品生產、使用和替代;延伸塑膠生產者責任;管制塑膠在環境中的洩漏;開發高效節能及塑膠廢棄物回收技術;制定可分解塑膠原料及產品規範,建立相關驗證和審查機制,規劃相關基礎設施。
圖: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蕭耀貴總經理(左)、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中)、工研院材化所陳哲陽顧問(右),於論壇中合影。
圖:工研院材化所陳顧問籲:若現在不改變,預估2040 年全球每年產生的塑膠廢棄物將會倍增。
圖:從事塑膠產業近40年的蕭總經理呼籲企業應該掌握全球趨勢,並及早調整產品結構,積極發展綠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