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永續好文】比起黑天鵝,你更該害怕「綠天鵝」!氣候變遷恐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台灣金融業最該做的3件事

看更多「永續好文」   永續相關活動     氣候變遷相關活動  

作者/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簡又新 無任所大使

各國共同承諾要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的攝氏2度內、並盡力達到1.5度內,提出「減緩」與「調適」兩大策略進行

永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它包括了「經濟」、「社會」及「環境」三個層面,希望三者之間能相輔相成且平衡發展。通常一般談到「綠色」,即代表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議題。但是廿一世紀以來,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大,甚至從 2019 年開始,很多國家以「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加以形容,因為地球環境因溫度不斷上升,嚴重衝擊了經濟發展,並產生了不可逆的社會災難。

2015年聯合國通過了「巴黎協定」,各國共同承諾要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的攝氏2度內、並盡力達到1.5度內,提出以「減緩」與「調適」兩大策略進行。「減緩」係指在經濟面降低碳排放,也因此產生「低碳經濟」概念,搭配「低碳金融」予以協助。

但是「調適」需要大量的經費建造新的基礎建設,強化韌性(Resilience),以防禦極端天氣事件所導致的災難,合併前述兩者稱之為「氣候金融」。若再加上原有使用於傳統的「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則為「綠色金融」範疇。從金融名稱上的改變,可以預估未來金融界不僅在環境上的業務將會顯著增加,而且在金額上也會巨量的暴增。據估計,為達成 2050 年零排放目標,全球資金缺口粗估約在 90 兆美元上下。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我們需要的金融體系—大勢所趨,亟需轉型》報告,重新定義金融體系的目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有感於氣候變遷議題的解決,必然引起全球性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大轉型,並需要龐大的經費支持,因此聯合世界二十大工業國(G20)的財政部長們於2015年10月發布《我們需要的金融體系》報告,次年再發布《我們需要的金融體系—大勢所趨,亟需轉型》報告,重新定義了金融體系的目標。

金融業傳統核心目標一直是服務實體經濟,亦即為家庭、企業及公共機構提供多種重要服務,而因應永續發展轉型,則重新定義此一歷史關係,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之間刻正建立全新、穩固的動態關係,關注實現共同繁榮、消弭貧窮和尊重地球環境,一場來得快速且寧靜無聲金融革命已然展開。

隨後幾年UNEP結合G20的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不斷的推出各種倡議及策略,例如「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加速金融中心永續發展行動」、「永續證券市場倡議-證券交易市場如何挹注綠色金融成長」、「G20東京宣言」及「責任銀行原則」(the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 PRB, PRB)等;在這令人目不暇給的行動背後,可以顯見氣候變遷正在全面翻轉全球金融產業。

「綠天鵝」形容可能超出正常預期範圍的氣候事件

今年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發布「綠天鵝(The Green Swan)」報告,以「綠天鵝」形容可能超出正常預期範圍的氣候事件,如同黑天鵝事件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綠天鵝」遲早會發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該報告強烈對氣候變遷風險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提出警告,同時建議各國央行及金融監理機關,透過前瞻性情境分析方法衡量相關風險,並納入金融穩定監控及審慎監理要求。

目前先進國家均致力於金融轉型,發展綠色金融產業。以全球綠色債券為例,2019 年當度年即發行達 2,577 億美元的規模,我國則尚屬萌芽階段,過去三年來已發行 43 檔綠色債券、約40億美元,目前已發包之離岸風電裝置容量約 3 GW,亦即代表約有新臺幣 4,528 億元的聯貸籌資工作刻正進行。政府將在未來不斷推出新的綠色規範,期望我國金融業能加速綠化金融機構及相關業務,強化投融資綠色產業,掌握綠色金融商機。

相關連結:《今周刊》比起黑天鵝,你更該害怕「綠天鵝」!

看更多「永續好文」   永續相關活動     氣候變遷相關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