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趨勢
文章分類按鈕
森林的多元重要性:糧食與綠色碳匯
森林的多元重要性:糧食與綠色碳匯
自2013年11月2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每年3月21日為國際森林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orest)後,每年國際森林日都會提醒我們森林的多元重要性,今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題是「森林與食物」,強調森林在糧食安全和營養中的關鍵角色。此外,除了食物供應,森林還在應對氣候變遷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別是在綠色碳匯方面。
森林作為糧食的寶庫
森林為全球數十億人提供直接的食物來源,包括水果、堅果、野生蔬菜和動物蛋白。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資料,森林食品在某些偏遠地區甚至是當地社區的主要糧食來源,尤其是在農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些森林產品不僅僅是生計的基礎,還有助於解決營養不良問題,為居民提供必需的維他命和礦物質。
例如,非洲的某些地區依賴樹木生產的果實如猴面包樹的果肉,以及南美洲亞馬遜雨林的多樣化果實,這些都是當地居民的重要食物來源。同時,亞洲地區居民則從竹筍和森林動物中獲得蛋白質。森林食品不僅具有經濟價值,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
綠色碳匯的角色與挑戰
森林的另一項重要功能在於其作為「綠色碳匯」的角色。森林每年能吸收全球約三分之一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進程。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在樹幹、樹葉和土壤中,這不僅有助於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還能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然而,實現森林碳匯潛力的挑戰同樣巨大。森林砍伐仍然是全球性問題,亞馬遜雨林、剛果雨林和東南亞雨林的減少正在削弱地球碳吸收能力。森林火災和土地退化等現象也進一步威脅了碳匯的有效性。如何在糧食需求與森林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成為各國政策制定者面對的難題。
台灣的努力與典範
台灣在應對氣候變遷與保護森林方面展現了積極態度,尤其是在推動綠色碳匯與森林食品領域的雙重價值時,藉由公私部門合作,推廣多種造林活動,同時致力於保護原始森林和自然棲地。
特別是在竹林經營方面,台灣具有國際典範意義。竹林的快速成長特性使其成為高效的碳吸收工具,同時竹筍還是當地重要的食材。這種方式實現了經濟利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此外,台灣的原住民文化中包含利用森林食品的傳統智慧,例如山胡椒、野生蜂蜜和野菜等,這些都成為永續管理森林資源的示範案例。
全球合作:森林的未來展望
世界森林日的活動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實現糧食安全與應對氣候變遷需要全球的合作。技術創新同樣是推動森林保護的重要手段,例如利用衛星技術監測森林健康,或者利用基因技術培育耐受性更強的樹種。此外,透過教育和社會宣傳,鼓勵個人和社區參與保護森林行動,也是一個重要方向。
小結:
世界森林日提醒我們,森林不僅是地球的生命線,也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資源。透過推動綠色碳匯,我們不僅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能促進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康。讓我們攜手努力,保護森林,共建更永續的未來!
參考資料:
免責聲明:
-
本中心編譯、刊載於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官網及〈台灣企業永續周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