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趨勢

文章分類按鈕

2025年世界環境日:從能源轉型視角看氣候與環境永續

2025年世界環境日:從能源轉型視角看氣候與環境永續 

 

一張含有 戶外, 天空, 草, 風車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圖片

 

2025年世界環境日聚焦「打擊塑膠污染」,並呼應聯合國塑膠公約談判的重要時刻。然而,在應對氣候變遷與維持地球生態系統穩定的大背景下,能源的角色不容忽視。能源轉型,特別是再生能源擴展、能源效率提升與儲能系統強化已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關鍵核心之一。 

 

再生能源的發展:全球能源版圖重塑中 

 

隨著化石燃料對氣候造成的壓力日益沉重,全球能源結構正快速轉型。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25年能源回顧報告,全球2024年新增電力需求超過1,200太瓦 (一太瓦即「十億瓩」, TW) 時,為近五年來最大增幅,其中70%以上由再生能源提供。太陽能與風能持續領先,尤其太陽能發電在2024年成長近500太瓦時,創歷史新高,反映其技術成熟與成本競爭力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於2024年首度出現經濟成長與碳排放的脫鉤,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約1%,顯示其大規模部署風能、太陽能與核能的策略已初見成效。這不僅代表中國對能源轉型新階段的不斷試探,同時也對全球潔淨能源價格與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另一個關鍵國家是印度。2024年,印度新增超過30吉瓦(即「百萬瓩」,GW)的再生能源容量,創歷史新高。該國正致力於2030年前建構500吉瓦的綠能系統。儘管如此,印度仍面臨極端氣候導致的夏季用電高峰與夜間儲能不足問題,顯示基礎設施仍需強化。 
 

儲能與智慧電網:支撐再生能源的骨幹 

 

再生能源雖具環保優勢,但其供應具有不穩定性。如何在高峰時段儲存多餘電力、低谷時段穩定供電,成為全球能源政策的焦點。2024年,全球電網級儲能新增超過100吉瓦時,主要集中於中國、歐洲與美國,顯示電網級儲能正快速邁入主流市場。 

 

隨著鋰電池價格波動,鈉離子電池受到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青睞。雖然能量密度較低,但原料成本低、供應穩定,適用於大型儲能系統。這種技術的多元化發展將有助於儲能系統成本下降與擴展性提升。 

 

能源效率:最被低估的減碳策略 

 

相較於再生能源的高可見度,能源效率常被忽視,但潛力卻極大。IEA指出,若全球平均能源效率改善率達到每年4%,可在2030年前實現全球碳排放目標的40%。然而,2024年的改善率僅有1%,為近十年最低,顯示仍需加強政策與執行力。 
能源效率提升的重點在於建築節能設計、交通系統轉型(如電動車)與製造業流程數位化與自動化等。這些轉型需仰賴政府補助、企業創新與公眾教育共同合作。 

 

軍事活動:隱藏的高碳排放來源 

 

除了民用能源系統,軍事活動也是重大但常被忽視的碳排放來源。根據2025年CEOB(Conflict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之研究,若北約國家如預期大幅擴張軍備,將額外增加每年多達2億噸的碳排放,相當於阿根廷全年碳排量總和。此外,全球軍事支出已達2.46兆美元,但多數國防預算中缺乏低碳或節能設計思維,這不僅拉高排放,也與永續目標背道而馳。 

 

結語: 

 

世界環境日提醒人類警覺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特別是結構性的氣候危機仍需從能源體系著手。能源轉型,尤其是促進再生能源、強化儲能與提升效率,已成為攸關未來的關鍵路徑。唯有從全球政策、技術投資與跨部門合作三方面齊下,能源轉型才能為地球帶來希望。 

 

參考資料:  

  1. 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energy-review-2025/global-trends 

  1. https://about.bnef.com/blog/global-energy-storage-market-records-biggest-jump-yet/ 

  1. https://www.iea.org/reports/energy-efficiency-2024/executive-summary 

  1.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5/may/29/nato-military-spending-could-increase-emissions-study-finds 

  1. https://apnews.com/article/ffaaa2446482f0b96516045528ed690b 

 

免責聲明:  

  1. 本中心編譯、刊載於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官網及〈台灣企業永續周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1.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