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趨勢

文章分類按鈕

後疫情時代,航空業逐漸邁向永續新世界

後疫情時代,航空業逐漸邁向永續新世界

近期隨著世界各地國門大開,台灣也逐漸放寬入境政策,不僅飯店業者的訂房率提升,出國的人也日益增加。然而,我們可能沒有思考「搭乘飛機所產生的碳排放是多少?」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指出,航空業占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高達2%,這還不包含飛機在高海拔引擎燃燒噴射時尾蹟所產生的變暖效應。而且每年全球搭乘航空運輸的人次已從1960年代的1億增長到當今的40億人次,雖然在過去疫情嚴峻時有降低,但專家預估在2024年之後全球搭乘飛機的人次會超過疫情前的數量,且碳排放量也將超過2019年的水平,因此航空業應當盡快採取相關減碳措施。

 

航空業的永續之路目前最可行的是採用「永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SAF有別於傳統石油,它是透過植物油、回收食用油或其他來源,經過處理後成為生物煤油,可混合高達50%至一般飛機用油。不過目前SAF是否真能為航空業有效減碳仍然具有爭議性,因為實際使用上燃燒速度跟傳統原油一樣,而且SAF在製造時通常是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然而飛機運行時又再次將二氧化碳排至大氣中,因此它比較類似碳循環,減碳能力還有待商榷。

 

另外兩種方式是電能與氫能。如果使用電能,需要考量每架飛機所能搭載的電池重量,受限於這個原因電能較適合短程飛機使用,然而卻是有可能在10年之內作為商業用途。雖然電能飛機的飛行距離不遠,如果搭配混和動力引擎將有效提高運輸效率,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就是採用SAF作為其混合動力引擎的燃料,將原先載客30人只能飛行124公里的電能飛機,提高至249公里將近一倍的里程。

 

在氫能研究上,作為飛機引擎的最大製造商之一勞斯萊斯控股有限公司(Rolls-Royce Holdings plc)日前與英國易捷航空公司(easyJet)宣布合作,將使用潔淨能源「氫能Hydrogen」作為飛機引擎的燃料取代原有的石油,順利經過測試後有望於2030年代中期開始將氫能引擎搭載於一系列的飛機上。這項測試將使用勞斯萊斯的AE 2100-A改裝引擎搭配由歐洲海洋能源中心EMEC透過風能與潮汐能所生產的綠色氫能來執行。氫能如果作為飛機的動力來源,它的威力是煤油的三倍之多,然而因為是氣體形式,儲藏的空間與位置就是個挑戰之一;不僅如此,在運送及儲存中氫氣需要被轉化成液態形式保存於華氏零下負423度。除此之外,氫能可以透過燃料電池(Fuel Cells)轉化為電力並提供螺旋槳動能,這種搭載燃料電池的飛機最大的優點是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甚至是有害的一氧化二氮。

 

在今年五月,空中巴士公司在英國布里斯托成立淨零發展中心,並有高達8億多美元的英國政府補助,此外他們也於法國及德國展開研究氫能的燃料箱與推進動力,並預計在2026年對搭載單顆氫能引擎的飛機展開飛行測試。雖然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百分之百完美降低航空業的碳排放,但各界正積極想方設法以及做測試,若結合上下游廠商、供應鏈、再生能源製造商或是各國政府的補助支持,相信人類邁向永續航空的未來近在咫尺。

 

參考資料:(檢索日期2022/12/26)

https://www.esgtoday.com/rolls-royce-easyjet-perform-first-ever-run-of-an-aircraft-engine-on-green-hydrogen/

https://www.greenbiz.com/article/sustainable-aviation-fuel-offers-flight-path-net-zero-air-travel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travel/airline-news/2022/12/19/sustainable-aviation-fuel-reduces-airline-carbon-emissions/10651894002/

免責聲明:

1.本中心編譯、刊載於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官網及〈台灣企業永續周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